回答|共 401 个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18-2-2013 1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奖学金” 和 “华语文奖学金” 接受申请
(2013-02-16)


2013年度“台湾奖学金”和“华语文奖学金”已接受申请,有兴趣的本地公民可向台北驻新加坡代表处申请。

  台湾政府设立台湾奖学金,是为了鼓励优秀的外籍青年报读台湾公立或私立大学的正式学位。除了学费及杂费外,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也可得到一笔生活辅助费。报读学士学位者,每月奖学金是新台币1万5000元(约625新元),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每月奖学金是新台币2万元(约830新元),最长修业期限分别为两年和四年。

  “华语文奖学金”则为鼓励外籍优秀青年到台湾进修华语文而设立,获奖者可选择到台湾公、私立大学所附设的华语中心研习华语文,受奖期限依语言课程长短而定,可为两个月(暑期班)到一年,每月奖学金为新台币2万5000元(约1040新元)。

  为促进新加坡与台湾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台湾政府每年都提供这两项奖学金,以鼓励本地青年到台湾就读。奖学金申请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拥有初级学院或高中以上学历,申请硕士或博士奖学金者须有学士或硕士学位。“华语文奖学金”申请者则必须具初级学院或高中以上学历。

  有关奖学金详情,有兴趣者可查阅网站www.roc-taiwan.org/sg,或与台湾驻新加坡代表处联系,电话是。申请者也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询问。

  奖学金申请截止日期是3月31日,遴选委员会将选出符合资格的申请者接受面试。

Fiona2004 LV15

发表于 24-2-2013 1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爬山涉水”又穿越“沙漠” 机械人比赛 华中夺冠
(2013-02-24)


● 胡洁梅

@胡洁梅

[email protected]


  既要穿越“沙漠”又得“爬山涉水”,各组高中生在机械人挑战赛中,以他们设计的机械车完成旅程,斗智力斗速度。华侨中学(高中部)学生以不到一分钟的


时间完成任务,获得冠军。


  这项“机械人”(Robotics)挑战赛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分会与国大


电子与电脑工程学会举办,昨天在国大举行的比赛已进入第三届。与往年不同,除了供高中生参加的机械人比赛外,今年比赛增设供国大学生参加的[关键词屏蔽]器人


足球比赛,参赛者使用平台SimuroSot来编写程序,控制模拟球员,进行五人制足球比赛。


  [关键词屏蔽]器人足球比赛由国大电子与电脑工程学会负责,这是该学会第一次与IEEE国大分会联办比赛。模拟足球赛共吸引由不超过三人组成的约10组学生参


加,昨天淘汰至六组,进球表现最优越的队伍是冠军。电脑学研究生季坤(24岁)在比赛中获胜,他认为自己曾使用过平台,因此较得心应手。


  负责比赛的国大电子与电脑工程学会成员王瑞(20岁,国大二年级学生)指出,学会第一次办这项比赛,因此规模较小,学会计划明年开放给其他大学的


学生参加。


  机械人比赛则吸引来自安德逊初级学院、华侨中学(高中部)、国大数理中学及莱佛士书院(高中部)的共八组学生参加,参赛者须以最短时间让所设计的


机械车“过关斩将”,完成旅程。主办者今年把主题设为“周游世界”,因此在约12平方米的赛场上设有沙漠、海洋等。各组学生有两次机会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完成


任务,华侨中学学生黄浚铭(17岁)与钟伟鸿(17岁)以55秒成为最快队伍。黄浚铭为小组取得冠军头衔感到开心。他们两人都对机械与电脑学感兴趣,在学


校参加的课外活动是“机械人”学会。


  去年参加国大这项机械人挑战赛却没得奖,黄浚铭认为这次的比赛更具挑战,赛道多了斜坡与“沙漠”等障碍,在设计上要确保车轮能驶过沙子,即是车身越


小巧越好,才能驶过重重障碍。


  安德逊初院的两组学生则获亚军与季军。冠军队伍获奖金350元,亚军与季军则分别获200元与150元。赞助者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以及私人企业。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5-2-2013 09: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开始录取学生
福建会馆文化学院料于今年底竣工


(2013-02-25)

新加坡福建会馆公布,重点项目福建会馆文化学院的工程将斥资近900万元,并预计于今年底竣工,明年开始录取第一批新生。

  福建会馆会长蔡天宝昨天在该会馆新春团拜致辞时,透露了这个消息。

  他说:“会馆今年会把重点放在开办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学院上,以便进一步推广传统华族文化与艺术,为文化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多可获得认证文凭的课程和渠道。”

  福建会馆在几年前就已经有设立文化学院的构想。去年,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点名支持建设文化学院,并希望它和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计划设立的“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这两项计划能为新加坡开创文化新天地,使华族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

  目前,文化学院租用了东海岸尚志中学的旧址,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增建工程,所耗费的近900万元将全数由会馆承担。

  福建会馆副会长,也是文化学院指导委员会主席方百成昨天受访时说,文化学院将设幼稚园、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以及给成人与银发族进修的人文课程,但具体的收生人数和入学条件只有在今年5月才会公布。

  他说:“学院会跟学校主流课程接轨,开办语文、演艺、书画、写作等方面的课程,辅助正规的学校课程,推广华族语言文化。”

方百成透露,学院收生将不会有籍贯甚至是种族的限制,但课程主要将以华文和华语为授课媒介。

  文化学院的首任院长已经在这个月走马上任,他是中正中学(义顺)前校长王国华。他昨天也出席了福建会馆的新春团拜。

  王国华(61岁)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学院当务之急就是为一些重点工作进行人事布局,尤其是物色负责行政工作的副院长人选,以及委任适当的幼儿园校长和营运经理。”

  王国华知道万事起头难,但他乐意接受这份既有意义,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福建会馆今年的新春团拜设有制作面塑、剪纸和木屐等传统艺术活动。文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黄循财,外交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次长陈振泉,以及超过300名会员、闽属会馆代表和会馆义工都出席了昨晚的活动。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5-2-2013 09: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559家学前中心获津贴  创新教学让幼儿和业者受益

(2013-02-23)

这项由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教育部2008年推出的创新补贴,是为鼓励托儿所和幼稚园在教学上使用创新方法而设。去年共有208家学前中心获得资助,其中有145所是幼稚园。

陈秋华 报道

  活育幼儿园三年前创立时多使用大图书为主要教材。因为资金有限,幼儿园无法大量购买科技器材来辅助教学。为了突破教学瓶颈,园长胡韵凌(42岁)想到让学生自行创设电子图书库。这一巧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幼儿园获得了社会及家庭发展部4000元的创新补贴。

  为鼓励托儿所和幼稚园在教学上使用创新方法,为学前教育景观增添创意氛围,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教育部2008年推出创新补贴(Innovation Grant)。

  至今,已有559家托儿所和幼稚园凭借与教学法、课程、健康卫生、环境和资讯科技等领域相关的创意项目获得补贴。补贴顶限为4000元或是95%的项目经费。

四分一业者利用津贴

开发科技相关计划

  去年共有208家学前中心获得资助,其中有145所是幼稚园。据了解,大部分的创新津贴申请来自幼稚园。截至去年6月,只有164家托儿所利用这项补贴。

在这些托儿所当中,四分之一业者利用这笔款项来开发与科技有关的计划。活育幼儿园(The Living Book Schoolhouse)就利用这笔津贴来购买实物投影机、幻灯机和科技学习软件等。活育幼儿园在全岛有两家中心,设有豆豆班和幼稚班,学生总人数约130人。
  胡韵凌说,她最初为学生添购了许多大图书,不料教学成果不如预期中理想。由于图书字体太小,坐在较远处的孩子一会儿就失去集中力。胡韵凌考虑到现今孩子多对科技感兴趣,决定让学生自行创建电子书库。

  她说:“一本大图书约80元,并不便宜。与其不断买书,倒不如开发自己的电子图书馆,学生可以无限量增加内容,书库规模也就与日俱增。他们在制作电子图书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各种不同的技能,既经济又实在。”

  经过一轮讨论后,学生决定以“我的生日”作为第一本电子书的主题。他们在学习“烘焙”生日蛋糕的当儿,还学会计算和辨别形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

  这本由上届幼二班学生制作的电子书,现被用作豆豆班的教材。另一边厢,幼一和幼二的学生则不断拓展电子图书的内容,除了关于与世界名胜地和水果等课程相关的内容,他们也将每次外出郊游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存入电子书档案内。

  胡韵凌说,创新津贴的作用非常大,所惠及的不仅是参与该项计划的孩童,还有幼儿园今后的所有孩童。

  刚在2011年成为加东培思幼儿园(Pat’s School House)校长的黄暁嬿(45岁)去年为“新加坡学前教育认证框架”(Singapore Pre-school Accreditation Framework)忙碌,今年第一时间以由幼儿主导的身份解析项目来申请创新津贴,因为认为“机不可失”。

申请将在本月28日截止

  她说,既然政府愿意给予业者帮助,业者就应该把握。她说:“教师执教几年后,因为日复一日做同样的东西,教学法有时会流于形式。创新津贴鼓励业者重新为教学注入新元素。”

  有兴趣申请创新津贴的托儿所或幼稚园可在2月28日之前上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或教育部网站提交申请。

申请项目的创新元素、成效、在其他中心复制的可能性,以及是否能提高教育素质,将成为当局的考量因素。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5-2-2013 09: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Australia plans to attract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2013-02-22
By Luo Wangshu ( chinadaily.com.cn)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attract Chinese junior-high graduates to its high schools, as Chinese students are starting their overseas studies younger than before.

A poll by the China Education Xiaokang Index in August showed that 21 percent of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best time for someone to study abroad is during their high school years, while about 40 percent said it is during their undergraduate years.

Previously, Chinese people believed that overseas studies should be reserved for postgraduates.

"It's easier for students to enter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if they attend high schools there," said Eliza Chui, education consul at the Australian consulate-general in Shanghai.

"Their English skills will be better, and they will integrate in the local culture more easily and earlier," Chui said.

Gao Zhicun, a professor at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who got a doctoral degree in Australia, agreed.

"Early ages are the best time to learn the languag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I started late, but I believe that if parents can afford it, it's wise to start early," Gao said.

During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hibition in 2012, Chui noticed that more parents and students asked advice about high schools in Australia.

In the past 10 years, Australia focused on promoting its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yone now can name a few big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Chui said, adding that the country's high schools are not as well known in China.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were once the top choice for postgraduates. But that trend is not so evident now, so the country is focusing increasingl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Many Australian high schools, including 11 private schools and public schools from five states, will join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hibition in 2013 in Beijing and Shenyang.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330,970 Chinese people studied abroad in 2011, up 19.32 percent from the previous year.

A surve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abroad from September 2010 to April 2011, conducted by the MyCOS Institute, a consulting company, the Chinese Service Center for Scholarly Exchange, and Sina education channel, showed that 50 percent of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studying abroad since high school want to go to the United States, followed by Canada and Australia.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5-2-2013 14: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女生报读工程系
24.02.2013《联合早报》

南洋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福克教授受访时指出,男女比例不均衡是工程领域的现状,通过各种拓展活动,让女生在中学和高中,甚至更小时就认识工程,将能鼓励更多对理科有兴趣的女生报读工程系。

工程领域阳盛阴衰,新加坡需要营造鼓励女性加入工程业的氛围,从小培养在校女生对工程的兴趣。

南洋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福克(Janie Fouke)教授受访时指出,男女比例不均衡是工程领域的现状,通过各种拓展活动,让女生在中学和高中,甚至更小时就认识工程,将能鼓励更多对理科有兴趣的女生报读工程系。

她说:“工程学院女生很少,不过成绩往往很优秀,希望我们帮女生开拓视野,让她们看到这个领域的各种机遇。”

南大工程学院约有1万零500名本科生,其中女生占30%,比较多女生修读的科系是生物工程、海事专业,以及资讯工程与媒体。

南大工程学院昨天首次为250名今年报读大学的女生,以及她们的家长举办介绍会,鼓励她们报读工程系。介绍会也邀请了工程系的成功女校友分享经历,包括从事工程工作多年的义顺集选区议员李美花博士,以及本地公司Hydroemission的创办人周亦歆。

周亦歆2000年从南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四年后她创办科技创新公司Hydroemission,展开控制活性成分释放方面的研发,适用于蚊虫控制和气味控制等领域。

她透露,自己从小就想成为一名企业家,在就读工程系时得到的培训拓展了她的思维,也为她后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她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研发的产品就是依赖她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这家公司也越办越好并成功走出新加坡,发展到美国、日本和中东等。

传统上,很多人会把工程和体力工作联系在一起,认为这个行业不适合女性。目前在新加坡的工程领域,女性也只占少数。

{pagebreak}

福克认为,要鼓励更多女生报读工程,并在将来从事工程工作,工程领域的成功女性应该多与学生分享。她说,有时当女生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中女性很少,就不会对加入这个行业抱太大希望,因此展开各种拓展活动,创造一个鼓励加入工程领域的氛围非常重要。

去年南大就与工程公司安捷伦(Agilent)合作,为女校的学生举办工程工作坊,并邀请女工程师与女生交流,今年南大也打算继续展开这样的活动。

工程系学生出路多

福克说,毕业于工程系的学生如今的出路非常广,除了成为工程师,也有很多人像周亦歆那样成为企业家,许多毕业生也深受金融业欢迎。

她坦言,早期工程领域往往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不过现在很多高端人才流向别的行业,一些工程系的优秀毕业生最终可能也没有从事工程工作。“这在很 多人看来是工程系的损失,不过我认为这相反体现出工程系的学生非常受欢迎,毕业后有各种机会等着他们去选择,其实是一件好事。”

李美花受访时则说,早年因为选择不多,工程和医科很受学生欢迎,不过随着近年来选择增多,读工程的人少了,不过新加坡在继续发展高科技的过程中,需 要大量这方面的人才,因此未来应该有更多类似的分享和交流会,让年轻学生有机会接触工程、了解工程,激发他们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5-2-2013 17: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3 billion spend on pre-school sector in next 5 years
25/02/2013 on omy


Deputy Prime Minister and Minister for Finance Mr Tharman Shanmugaratnam said on Monday, government will take further initiatives to strengthen opportunities for lower- and middle income pupils in our education systems.

They will more than double the spending on the Pre-school sector over the next 5 years to more than $3 billion.

This will allow Government to expand capacity so that more pre-schools centres are closer to homes and workplaces.

It will bring more operators onto the Anchor Operator scheme, providing 16,000 more places by 2017.

The budget also targeted to build up teacher quality with salary grants, scholarships and training grants.

Ministry of Education will also set up a few more kindergarden development centres and establish a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gency to drive improvements across the entire sector.

At the school level, we will also provide more support for disadvantage students, this will help them to catch up and better build a foundation to do well later in life.

They will extend learning support program beyond the early primary school years.

It will significantly expand the number of school-based student care centres.

Government will also develop rich online materials to provide additional support for students and expand opportunity fund by $72 million or 40%more for schools and extend it to Polytechnics.

It will also top up Edusave Endowment Fund by $300 million.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5-2-2013 17: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2013预算案:政府将确保所有孩子发挥所长

(联合早报网快讯)联合早报报道,我国财政部长尚达曼说,为打造包容社会,政府将确保所有孩子无论出生背景都能发挥所长,以维持社会流动性。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6-2-2013 08: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学前至高中投入更多资源 不让弱势学生输在起跑点

(2013-02-26)

财政预算2013

陈秋华 黄顺杰 杨漾 报道  

政府在去年为教育储蓄基金补入2亿元后,今年宣布再给基金填补3亿元。供贫困学生用作海外浸濡费用等用途的进取基金也将增加7200万元,有较多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校能获得更多资助。

  我国的教育制度在推动社会流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将投入更多的资源,从学前至高中阶段帮助弱势学生,确保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包括投入几亿元增加对教育储蓄基金和进取基金的拨款,以及拓展学校资源,学前教育的拨款也将在今后的五年倍增至超过30亿元。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取得全面发展,政府在去年为教育储蓄基金(Edusave Endowment Fund)补入2亿元后,今年宣布再给基金填补3亿元。供贫困学生用作海外浸濡费用等用途的进取基金(Opportunity Fund)也将增加7200万元,有较多来自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校能获得更多资助。中学可获高达27万5000元,小学可获高达15万元,这比现有的数额高出40%。

  政府将在稍后的教育部开销辩论中公布更多详情。

  进取基金也将首次惠及理工学院生,加上所有学校和工艺教育学院在内,预计会有10万名学生从中获益。

通过教育促社会流动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在谈及打造更具包容性社会的挑战时说,政府最关心的是国人收入不均及这对社会和谐所造成的威胁。过去40年,我国教育体制和经济所经历的天翻地覆改变,为改善不平等问题带来了特殊的挑战。

  他说:“老一辈的新加坡人受的教育很少,少于一半可上小学。薪水在我国发展的头几十年也非常低。年轻的新加坡人,大部分受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所带来的许多良机中获益。

  “这因此造成很多中高收入的工作被年轻国人占去,收入最低的20%的劳动队伍中有超过40%是年长者。”

  尚达曼说要改善这些问题,打造包容性社会,最重要的一项对策就是通过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不过如同其他社会,社会流动在受益于良好的教育系统的前几代人之后,越来越难以持续下去。政府会竭尽所能去推动。

学习支援计划

将延伸至更高年级

  除了增加给个别教育基金的拨款,政府也将拓展校园内的学习资源。向来只为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开展的学习支援计划(Learning Support Programme,简称LSP)将延伸至更高年级,预计须增聘约600名特训教师。

  尚达曼解释学习支援计划下的班级较小,每班的学生人数少于10名,须要更多的资源。

  不过要巩固学生所学,除了早期的介入,持续的介入也非常重要,政府因此决定将计划拓展至更高年级。

除此之外,校内的学生托管中心数量也会显著增加,以善用各所小学转向单班制所带来的优势。这些中心可以在课堂以外的时间给予学生额外的辅助。目前,在校内开办托管中心的学校共有80所。
  为帮助达成每所学校均是好学校的愿景,教育部也将发展更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帮助每一所学校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政府过去已大量增加对各年龄层学生的援助,特别是对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这包括提高学前教育补贴,调高教育部经济援助计划(MOE Financial Assistance Scheme)申请者的家庭收入顶限、增加早餐计划的拨款,以及增加给予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助学金。

3

亿元

教育储蓄基金

今年再添金额

老一辈的新加坡人受的教育很少,少于一半可上小学。薪水在我国发展的头几十年也非常低。年轻的新加坡人,大部分受高等教育,通过教育所带来的许多良机中获益。这因此造成很多中高收入的工作被年轻国人占去,收入最低的20%的劳动队伍中有超过40%是年长者。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

qaz973800 LV0

发表于 26-2-2013 15: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