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01 个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5-3-2013 08: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大学声誉榜 国大南大皆晋级

(2013-03-05)

国大从去年的第23名晋升一个名次至22名,南大则从全球90大跃升至全球80大的级别。此外,京都大学今年跌出20大,排在国大之后,意味着国大已经取代京都大学,成为亚洲“老二”。

陈能端 报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上的名声日益受肯定。两所大学在本年度的“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持续出现上升趋势,国大从去年的第23名晋升一个名次至22名,南大则从全球90大跃升至全球80大的级别。

  这是《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Times Higher Education)第三年发布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排行榜2011年首次推出时,国大排名第27,南大也跻身100大。

东京大学亚洲最佳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是榜上20大仅有的亚洲学府,但京都大学今年不只跌出20大,还排在国大之后。这意味着国大已经取代京都大学,成为亚洲“老二”。在亚洲,声誉最佳的大学是全球榜排名第九的东京大学。

  榜上前六所学府继续由英美的“超级品牌”大学称霸,名次和去年大同小异。今年的前三甲和去年完全一样,分别由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包办。英国牛津大学跃升两个名次排名第四,美国柏克莱大学维持第五名,排名第六的是下滑两个名次的美国斯坦福大学。

  由于排名第50名到100名的大学得分非常接近,排行榜以每组10所大学来归类。南大的排名升上第71到80的级别,比去年的第81到90名进步。

虽然过去一年不断有耶鲁师生就新加坡大学是否拥有足够学术自由表示质疑的报道,但这显然没有影响国大的形象。
  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编辑贝提受访时说,相较西方大学近年来面对预算缩减的挑战,新加坡大学有充裕的研究经费,政府也致力于提升大专教育的素质。国大和南大分别与世界顶尖的耶鲁和伦敦帝国学院合办课程,显示新加坡大学在东亚学府崛起的大势中,占据中心位置,“已逼近传统的西方精英学府”。

  贝提说:“全世界已经意识到新加坡是展开学术研究和进行跨国合作的好地点,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打算于10月在新加坡举行国际峰会,邀请各地大专教育领袖和专家前来参加。届时,我们也会公布本年度‘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成绩’。”

  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的名次根据全球1万6639名学者的问卷调查反馈制定。这些学者来自144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凭经验和对大专教育的了解推荐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最好的大学。每名学者最多能列出15所大学。

  国大和南大对今年名次的进步感到高兴。国大校长陈祝全教授指出,排行榜的结果肯定大学提供优质教育及推动国际研究的努力。南大校长安博迪教授说:“新加坡有两所大学登上百大,说明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我们倚重创新与科技推动知识型经济是世界闻名的。”

  随着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多,有些人开始质疑这类排名的客观性。新加坡管理学院全球教育学术处处长陈伟权博士受访时说,任何评估工具都有限制,例如调查无法显示大学是否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忱或助他们为就业做好准备。但无可否认的是,以声誉排行榜而言,它让人知道学者对不同大专学府的印象。

  除了大学声誉排行榜,《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会在每年10月公布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去年10月公布的排行榜上,国大和南大分别排名第29和第86名。

全球大学声誉排行榜编辑贝提说,相较西方大学近年来面对预算缩减的挑战,新加坡大学有充裕的研究经费,政府也致力于提升大专教育的素质。
sp019.jpg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5-3-2013 09: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私立教理会与澳洲 合作加强教育素质
(2013-03-05)


私立教育理事会(CPE)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素质与标准局(TEQSA)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本地私校及澳洲高等教育的素质及品质管制。
  双方代表日前于澳洲堪培拉举行的澳洲高等教育大会上签署备忘录,协议在接下来三年,借鉴彼此的长处和经验,相互合作,提升新加坡私校与澳洲高等教育的素质。

  2011年,共有23所澳洲大学与本地私校合作,开办超过400个学位文凭课程,所提供的课程占海外大学中最多。

  私立教育理事会局长李天文指出,澳洲大学课程在新加坡私人教育领域中占了很大的数目,CPE与TEQSA有着相同的使命,就是确保本地私校提供高素质教育。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7-3-2013 15: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获116亿元拨款 致力提升大专教育素质

(2013-03-07)

教育部是仅次于国防部获最高拨款的政府部门,比去年实际拨款多出10.5%,也是过去10年拨款最多的一年。

陈秋华 报道

[email protected]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应付未来经济转型的需求,政府致力于提升大专教育的素质,花在大专教育的估计开支在新财政年增加近两成。

  在新财政预算案,政府共拨款534亿元给各公共部门。教育部是仅次于国防部获得最高拨款的政府部门,预计开支为116亿4000万元,这比去年的实际拨款多出了10.5%,也是过去拨款10年来最多的一年。

  单是大学领域的开支已高达32亿7000万元,比去年的26亿4000万元多出24%,大部分拨款用在各所大学的营运和发展开支上。

  理工学院的估计开支也维持过去几年持续增加的趋势,今年达14亿1000万元,比去年的13亿元多。

主要应付公费大学

以及工院学额增加

增加大专教育营运开支主要为应付公费大学及工院学额的增加。包括即将在明年升格为本地第五所大学的新加坡科技学院,今年获教育部学费津贴的本科和研究生预计为7万3600人,人数比去年的7万1900人多。
  获教育部津贴学费的工院生也预计从去年的7万8800人增至7万9300人,这同样增加了工院的营运费用。

  政府去年宣布通过把科技学院升为本地第五所公费大学,还有在新跃大学(UniSim)开办全时间课程,在2020年把同级生当中修读受津贴全时间学位课程的比率从现有的27%增至40%。换句话说,每年新增学额为3000个,达到1万6000人。

  政府日前发表的人口白皮书数据显示,就业市场有能力吸纳更多大学生。到了2030年,专业人士、经理、执行人员和技师人数将从目前的85万人增至125万人,占公民劳动队伍的三分之二。这些职位都需要拥有大专教育文凭的人来担任。

  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的陈柔颖(17岁)有意报读社工学位课程,同很多准大学生一样,她担心大学生人数增加会导致大学文凭贬值。现在获知政府在大学教育投入的资源相对提高了,她感到比较放心。

  她说:“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加大学学额,而没有提升大学生或是大学教育的素质,大家毕业后可能会面对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投入更多资源,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那我想每个人还是能有一定的竞争力。”

  王立倪(19岁,义安工院三年级)日后希望考取大众传媒学位文凭,新加坡大学名额也具竞争性,她因此计划到国外深造。不过知道政府大量增加对大学教育所投入的资源,可能会重新

考虑。

  她说:“这意味着有更多优异工院生有机会念大学,我能修读心仪学科的机会也提高了。”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7-3-2013 15: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12岁女生 跑步猝死
07/03/2013 on 联合晚报





生日变忌日!

中一女生上体育课,跑了2.4公里后晕倒紧急送院,父母匆忙赶抵时,见到的却是女儿冰冷的尸体,悲痛崩溃。

新加坡女子中学13岁女生爱莎健康活泼,昨天却在练跑时突然晕倒,送院途中不治。

昨天也是她的生日,父母原本打算买披萨和蛋糕为她和双胞胎哥哥庆生,岂料还没来得及庆祝,爱莎便离开人世。

爱莎的母亲茱莉亚(40岁左右)今早在殓尸房受访时说,她是在昨早8时35分接获学校通知。她原以为女儿情况不严重,直到听说女儿被送院才知道事态严重。

痛失爱女,慈父心碎;死者是出色运动健将,向来身体健康。完整报道,请翻阅07.03.2013《联合晚报》。

点评

这个真让人难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3-2013 09:34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12-3-2013 08: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拓展学前领域 政府发幼教奖助学金与薪金补贴
(2013-03-12)


教育部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将颁发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教学相关的奖项支持教育工作者持续进修,同时为主要业者提供更多薪金补贴,帮助更多幼教考取大学或专科文凭。

陈秋华 报道

  政府将通过颁发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教学相关的奖项来吸引人们加入学前教育的队伍,同时留住现有的教师,以应付拓展学前领域师资的需求。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在未来五年增加超过一倍的预算,拨款30多亿元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包括增加学前中心的数目以及增加1万6000个由主要业者提供的托儿学额。

  截至今年1月,本地托儿服务有超过9万4000多个学额,幼稚园学额则没有记录,不过本地最大幼稚园业者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PCF)目前的收生人数约3万6349名。

  随着学额的增加,学前教育的师资也必须相应增加才能应付需求。针对本报有关本地未来所需的学前师资询问,教育部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没有给予确切的数据,只说本地的幼稚园和托儿所现共有1万5800名学前教师、婴幼儿保育师、中心主管和校长等,该领域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将取决于家长的需求以及该领域拓展的速度。两个部门将与师资培训学院紧密合作,为学前教师和保育师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培训课程。

  为吸引和挽留该领域的人才,两个部门将颁发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教学相关的奖项支持教育工作者持续进修,同时为主要业者提供更多薪金补贴,帮助更多幼教考取大学或专科文凭。目前80%的学前教师拥有大学和专科文凭。

  政府也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领袖训练、课程发展与规划以及创意推动等领域中提供专门培训。

包括工艺教育局、两所理工学院以及新苗师范学院在内,本地共有12家受学前资格鉴定委员会认证的幼教培训中心,每年平均有700名幼教考获幼保教育专业文凭。
幼教教师薪金缺吸引力

  智源教育学院是本地规模最大的幼教培训学院之一,每年平均培训1200名幼教。

  谈及如何协助满足未来的学前教育的师资需求,学院的业务发展及集团协调员林谊惠表示,学院旗下的四家中心绝对有能力培训比现在多一倍的师资,不过却跟本地许多服务业一样面对无法吸引新加坡人的挑战。她观察到有不少受训学员只是把幼教当成后备的工作选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薪金欠缺吸引力。

  目前,没有考取专业文凭的托婴和助理教师的薪水介于1200元至1500元,拥有至少专业文凭的教师、高级教师和主任的薪水则介于1800元至2800元。

  林谊惠指出欧美国家的幼教薪金可媲美一般领域的执行人员,不过这些地方的学前教育费用也相对的比我国的来的高,若要提高幼教的薪金,政府和家长或许也要负担得更多。

  伊顿国际教育集团(EtonHouse)创办人兼董事长胡锦珠在受询时也说,学前教育领域一直都面对师资不足的情况,政府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虽然有助于改善情况,但还是无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关键还是通过改善薪金来提升其专业地位。

  她说,面对本地学前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伊顿往往必须到海外招聘才能找到持有该领域大学文凭的人才。“就学前领域而言,我认为在新加坡能培养足够的本地人才之前,聘请外籍员工的条例应该放宽,特别是针对母语教师,因为这方面的本地师资真的非常有限。”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12-3-2013 0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光前医学院8月开课 400学生争54名额
(2013-03-12)


李光前医学院院长德莫特·凯莱赫认为,学院注重协作学习,要学生持续求知,并且掌握医学发展的动向。

胡洁梅 报道



  今年8月开课的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会致力于实践教学,并促进医学研究,为我国培养医学专才。它将在下月为400名学生进行面试,挑选首届54名新生。

  由南大和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联办的李光前医学院未开课已获得踊跃回响,超过800名有意报读李光前医学院的学生,已考取生物医学大学入学考试(BioMedical Admissions Test,简称BMAT)。

  李光前医学院是本地唯一使用这项测试作为录取条件之一的医学院。报读英国顶尖大学如帝国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医学院的学生都须参加这项包括数据分析、推理、科学知识与应用和写作等题目的考试。获选的400名学生将接受由不同医疗专才主持的面试,表现最佳者才可被录取。

  帝国学院医学院院长德莫特·凯莱赫(Dermot Kelleher)昨天向媒体介绍学院的教学重点,他同时担任李光前医学院院长。他认为,作为一所新医学院,李光前医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悠久的医学院不存有竞争,两者旨在为新加坡培养医疗专才。他对学院首届学生的素质有信心,期待它也能培养从事研究工作的医生。

  国立健保集团是学院的合作伙伴。在第一个学年,学生可到国立健保集团属下的陈笃生医院与综合诊所实习。

培育以病人为本的医生

凯莱赫说:“趁早让学生有临床经验十分重要,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环境接触病人,学习如何与病人沟通以及监督病情发展的技巧等。我们要培养有怜悯之心并以病人为本的医生。 ”学院也借助科技为学生提供更有益的学习,例如模拟教学、将人体器官的三维图像存档来辅助教学等。学生还可使用iPad先阅读教学材料,再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
  他强调说:”学院注重协作学习,要学生持续求知,并掌握医学发展的动向。”

  凯莱赫曾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医学院院长,在医学研究和教学领域有超过30年经验。他也是免疫学和传染病治疗的医学先锋,著有200多份研究报告。他希望在培养医生的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积极作医学研究。

  课程为期五年,学生在步入第四学年时,每周将有时间让他们作研究。最后一个学年,学生将开始16 周的正式实习。除了陈笃生医院,邱德拔医院也是医学院的合作伙伴。它也获卓建水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款项将用来设立捐赠基金、杰出教授席、学生金牌奖、奖学金及提升研究与教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将增加。卫生部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将本地医疗人员增加50%,相等于多增约2万名医生、护士、牙医、药剂师及综合医疗保健人员。李光前医学院,加上国大杨潞龄医学院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料能培养500名医生。

  李光前医学院将逐步增加收生人数,最终达到每年150人。学院共有两个校园,学生将在不同阶段到位于陈笃生医院附近的诺维娜区校舍与南大校舍上课。


点评

比GEP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3-2013 09:48
同感,太激烈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3-2013 09:35
竞争太激烈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3-2013 09:12

vivocity2010 LV5

发表于 12-3-2013 1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jjrchome 发表于 12-3-2013 08:24
李光前医学院8月开课 400学生争54名额(2013-03-12)

去年就已经竞争很激烈了!

Fiona2004 LV15

发表于 14-3-2013 12: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障碍治疗计划扩大 300多名小三生将获益
(2013-03-14)

去年在20所小学试行的阅读障碍治疗计划取得成效,约120名小三学生参加计划后阅读能力提高。这项计划已

扩展到另外22所小学,使提供阅读障碍治疗计划的学校总数增至42所,预计有另外340名小三学生能获益。
 
 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该部门的开支预算时说:“在有特别需求的

学生中,阅读障碍患者是最大的一群。如果能及早介入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他们有很大的机会能克服障

碍。”
  在这项两年的阅读障碍治疗计划下,被诊断患上阅读障碍的小三学生在课外时间由协作教育工作者

(Allied Educator)进行每周四次、最多四人一组的小组督导,使用的是由教育部的阅读专员设计的教材,帮助

他们在升上小五前能跟上同级学生的进度。
  新民小学的阿沙基是从计划受益的其中一个例子。两年前,他只能掌握六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参加阅读障

碍治疗计划才一年,他已能掌握所有英文字母的发音,在阅读能力和识字方面大大提高,还爱上了阅读。
  负责督导他的协作教育工作者林秀琏(30岁)发现阿沙基更有自信了。林秀琏受访时说,她从事协作教育

四年,以前自行为学生设计教案,但学生的进步有限。
  去年起,她与阿沙基和另外两名学生试行阅读障碍治疗计划,按照系统的课程和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

很短的时间内就有进展,特别是在阅读和听写方面。
  林秀琏也是新民小学五六年级阅读障碍患者的督导教师。她说:“我希望计划能延续到学生六年级时,对

患阅读障碍的学生来说,持续的巩固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主流学校支援计划
将延伸至特别学校
  除了在主流学校给予有特别需求的学生更大的帮助,教育部也将主流学校的各项支援计划延伸至特别学

校,包括给低收入家庭孩子的经济援助计划、学校早餐计划、进取基金,以及推动家长与学校合作的家长支援

小组基金。



继去年在北区学校试行后期诊断的教育辅导服务后,教育部今年底前将计划分阶段推广到所有小学,帮助家长

为学习障碍较复杂的孩童选择合适的学校。此外,帮助家长为孩子选学校的网上指南也会在年底前推出母语版。
 
 此外,教育部去年10月设立的多机构咨询小组也推出划一的特别学校申请表格,通用于20所特别学校,简化

家长为孩子报读特别学校的程序。
  潘丽萍(摩绵—加冷集选区)和洪维能(裕廊集选区)对特别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学府后的情况表示关注。

对此,沈颖说教育部去年已与64所中学的特别学生和工艺教育局合作,试行一项学生个人资料转移计划,确保

这些学生在中学毕业、踏入工教院时就能获得最及时的帮助。这项计划今年将进一步拓展到理工学院。

Fiona2004 LV15

发表于 20-3-2013 11: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瑞杰: 对改善教育制度建议保持开放态度
(2013-03-20)
沈越 报道
[email protected]  
 教育部长王瑞杰表示,他对那些改善现有制度的不同建议保持开放的态度,研究它们的可行性。  
 王瑞杰昨晚在亚洲新闻台播出的英语时事论坛节目“Talking Point”的《我问部长》系列中回答公众的提问。  
 有公众反映,目前的小六会考过于依赖笔试的评估,应加入专题作业等不同元素,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特别是那些

不擅于通过语文表达自己的学生。   
王瑞杰表示,他会对这些旨在改善现有制度的意见保持开放态度。他坦言,若为小六会考加入更广泛的评估模式,额外的评估可

能成为学生压力的来源,而教育部要确保不同的评估模式在全国保持一定标准,也要经过深入的考量。   
他说:“过于大刀阔斧的调整,可能会给未来带来一整系列的问题。”  
 与其在小学阶段引进专题作业的考试,王瑞杰表示可在中学阶段探讨还能为学生做什么。他指出,上了中学,不同的学习方式

变得更重要,而我国中学目前已有不少配合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计划。

昨晚的论坛节目中,有九名公众通过网上视像方式与部长交流,他们包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等。
  
其中一名公众询问,教育部最近宣布将在未来三年里,在组屋区的小学或社区设施里,开办15家试点幼稚园,是否会造成这些

由教育部直接办学的学前教育设施成为精英学校。
  王瑞杰说:“我们在未来三年里要设立15家幼稚园,这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我希望它们会起到重要的催化力量,帮助提高

新加坡的学前教育水平。”
  他指出,教育部幼稚园将实验最佳的教学法和作业方式,然后与其他学前教育机构分享这些教学资源,以提高我国学前教

育的整体素质。
  也有与会者询问,托儿所和幼稚园的发展,今后将由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教育部共同管理的幼儿培育署(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gency)负责,是否会造成整个业界走向国营化道路,影响家长和孩子的选择。
  对此,王瑞杰表示,目前的学前教育领域很多元,有主要业者、商家和志愿福利团体(VWO)等经营,对家长而言是很好

的,而他的目标是提高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水平。
数次提到要确保
每名孩子都能成功
  一小时的论坛中,王瑞杰也数次提到他要确保每名孩子都能成功。
  在接来下的四周,《我问部长》节目将分别邀请另四名部长,包括交通部长吕德耀、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代部长陈振声、文

化、社区及青年部代部长黄循财,以及人力部代部长陈川仁,与网民一起探讨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

Fiona2004 LV15

发表于 27-3-2013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莱院引进新应用程序 玩游戏 学经济
(2013-03-27)

陈秋华 报道 [email protected]
  经济学和财经知识对一般学生而言枯燥深奥,为了让学生能通过更有趣的方式掌握经济概念,莱佛士书院采用两名校友开

发的游戏应用程序和相关课程,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经济和理财概念。
  应用程序“Oikonopolis”适用于平板电脑iPad,主要让学生在虚拟世界扮演某星球的经济规划师,通过学习分配资源、管理

资金和推行财务政策,最终让自己的星球成为超级经济体。在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等概念,寓教

于乐,边玩边学习。
  该课程将成为莱院中学部四年级生过渡实习计划(Gap-year programme)的课程选项之一,分初级和高级课程。
  负责过渡实习计划的专科班高级主任陈瑞莲(38岁)受访时说,学校去年起开展这项计划,让中三和四学生在一年半内完

成两年的课程,腾出的时间可参加国内外的课程及到不同机构实习,目前共有约150项课程供中四生选择。
掌握经济概念学习规划钱财

  她说:“去年的经验显示,经济学和理财是受男生欢迎的课程,运用游戏应用程序来教导经济学概念相当新颖有趣。加上

两名应用程序开发人都是校友,对学生的需求更为了解。”
  受访的中四生第一次接触“Oikonopolis”就玩得入迷,王咸谦和林觉斌玩得特别起劲。他们受访时表示该游戏应用程序让

学生通过有趣的方式掌握经济概念,从而学会规划本身的钱财。他们日后准备选修经济,所以应该会报名该课程,先掌握一些

基本的概念。
  林觉斌说:“经济和理财的观念对我们日后很重要,在学校求学时期趁早学习是最好的,以免为时太晚。”王咸谦则认

为,现在的青少年花钱比较挥霍,经济和理财课程有助于提高他们财务管理意识。  “Oikonopolis”受学生欢迎,幕后功臣

是两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前基金经理谢卫忠(35岁)和许莉莹(30岁)。谈及开发这项产品的目的,谢卫忠解释,市面上虽然

有很多理财课程,但多只注重技术层面,较少触及全球经济趋势以及政府政策等经济方面的知识。于是,两人去年4月合作设

立Innervative Learning私人有限公司,利用昔日的专业知识为不同年龄学生开发应用程序,以游戏方式重新包装经济学,让年

轻一辈更容易接受并产生兴趣。

  许莉莹说,“Oikonopolis”是两人经过九个月的时间研发而成,专门为13岁至18岁学生设计的首个应用程序。在研发过程

中,两人邀请青少年帮忙测试游戏和给意见,确保游戏适合青少年的“口味”。接下来,两人准备继续开发适合小学和大学学

生的游戏应用程序和相关课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